讓我們來看看一棵50年的樹究竟能創(chuàng)造多少價值
而在古代時期就發(fā)生了很多關(guān)于植樹的軼聞趣事,
我們一起穿越回古代,
看關(guān)于植樹的故事。
中國古代名人植樹佳話 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,生平最愛植柳,他不僅在隱居的田園水邊廣植柳樹,還在堂前栽了五株鵝黃柳,自號“五柳先生”。他賦詩道:“榆柳蔭后園,桃李羅堂前”、“縈縈窗下蘭,密密堂前柳”,從這些傳世佳句中可見陶淵明的愛柳之心,所以世人稱他為“柳癡”。 唐代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時,一上任便大力提倡植樹。在《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》這首詩中,他說“手種黃柑二百株,春來新葉遍城隅”。他精通植樹之道,在《種樹郭橐駝傳》中把植樹要領(lǐng)概括為:“凡植木之性,其本欲舒,其培欲平,其土欲故,其筑欲密”,可謂植樹行家里手。他還發(fā)動民眾綠化柳江沿岸,帶領(lǐng)百姓在柳江西岸大面積種植柳樹,并作《種柳戲題》詩:“柳州柳刺史,種柳柳江邊,說笑為故事,推移成昔年?!?/span> ▲明代
藍(lán)瑛《白云紅樹圖軸》 唐代文成公主到西藏嫁給松贊干布時,特地從長安帶去了柳樹苗,種在拉薩大昭寺周圍,以表達(dá)對柳樹成蔭的故鄉(xiāng)的思念,于是這些樹被稱為“唐柳”或“公主柳”,如今已成為漢藏兩族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。 宋太祖趙匡胤對種樹能人格外器重,會免除其賦稅以示鼓勵。趙匡胤還將植樹實績與官員考核直接掛鉤,凡植樹實績斐然者可優(yōu)先升級。宋太祖還頒詔規(guī)定,砍伐棗樹、桑樹作薪柴燒的人要受到懲罰。 ▲清代
惲壽平《仿古山水冊》局部 宋代文學(xué)家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,在平山堂掘土種植柳樹,他在一首詩中寫道:“手植堂前重柳,別來幾度春風(fēng)?!?/span>如今,在揚州大明寺平山堂還有一株“歐公柳”。 蘇東坡堪稱“植樹模范”。少年時代他愛種松,他在《戲作種松》一詩中詠道:“我昔少年時,種松滿東岡,初移一寸根,瑣細(xì)如插秧”。蘇東坡?lián)魏贾荽淌窌r,修浚西湖,筑起長堤,“植芙蓉、楊柳其上,望之如畫圖”,后人將此堤稱為“蘇堤”,留下了“蘇堤春曉”的著名景觀。他謫居黃州時,在“東坡雪堂”前廣種柳、桑、竹、棗、栗,留有詩句“去年東坡拾瓦礫,自種黃桑三百尺”。他被貶定州時,栽下的兩株槐樹,如今仍生長在河北定縣文廟前院,人稱“東坡槐”。 ▲元代 錢選《王羲之觀鵝圖全卷》局部 宋代王安石喜歡種竹、栽桃。賦有詩句:“乘興吾廬知未厭,故移修竹似延雛”,“舍南舍北皆種桃,東風(fēng)一吹數(shù)尺高”??梢娝麑χ矘涞臒釔鄢潭取?/span> 宋元之際的文天祥愛好植樹。在江西吉安縣固江鄉(xiāng)的侯城書院,有兩株枝繁葉茂的柏樹,距今已有七百多年,這是文天祥少年時代在此讀書時所栽。當(dāng)時共種五株,其中有一株是尾梢入土,蔸根朝上倒栽,大家對此頗為奇怪。文天祥說:“吾異日大用,必盡忠報國,此柏當(dāng)年也?!?/span>后來,這棵柏樹枝葉倒垂,別有異趣,歷代名人紛紛慕名前來瞻仰它的風(fēng)姿。 ▲清代 王翚《仿古山水冊》局部 明代是植樹工作得到大力推廣的時期。朱元璋在一系列振興社會經(jīng)濟(jì)的措施中,就有植樹造林一項,“凡農(nóng)民田五畝至十畝者,栽桑、麻、木棉半畝,十畝以上者倍之?!?/span>他對善于利用空地植樹的人實行免稅,而對不完成植樹任務(wù)者有懲罰,對砍伐樹木者也要治罪。 明代詩人楊升庵喜歡種桂花樹。他的居所瀕臨湖畔,他沿湖種上許多桂樹,其湖名曰“桂湖”。楊升庵有詩云:“寶樹林中碧玉涼,秋風(fēng)又送木樨黃;摘來金粟枝枝艷,插上烏云朵朵香?!?/span>一到金秋,“桂湖”上綠桂成蔭,十里飄香,賞心悅目。受其影響,新都人種桂蔚然成風(fēng)。 ▲明代
仇英《桃源圖卷》局部 晚清重臣左宗棠收復(fù)新疆時,所到之處都要動員湘軍在大道沿途遍栽柳樹,稱為道柳,用意在于鞏固路基、防風(fēng)固沙、利行人遮涼。后來,人們便將這些柳樹稱為“左公柳”。兵部尚書楊昌浚見到連綿不斷的“左公柳”后,不禁賦詩稱贊這一壯舉:“大將籌邊未肯還,湖湘子弟滿天山。新栽楊柳三千里,引得春風(fēng)度玉關(guān)?!?/span> 中國古代常種哪些樹 ▲清代
沈源、唐岱《茹古涵今》局部 ▲清代
惲壽平《山水花鳥圖冊之山水》局部 ▲明代
陸治《丹楓山色圖》 梧桐,又名“青銅”,俗稱“引鳳樹”,古代有“家有梧桐樹,不愁沒鳳凰”的說法,所以古人喜歡在庭院中栽植梧桐。明王象晉《群芳譜》中記載:梧桐“皮青如翠,葉缺如花,妍雅華凈,賞心悅目,人家齋閣多種之?!?/span>